来源:经济日报
近日,经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对《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(草案)》进行第二次审议。日报针对老年人对网络不了解、助力不会使用智能产品的老年现象,条例草案规定,群体对使用数字化公共服务确有困难的数字人群,应提供可替代的鸿沟服务和产品。
眼下,经济无论是日报衣食住行,还是助力国家防疫战略的制定与实施,数字技术的老年影响力随处可见。不过,群体当大多数人享受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数字便利时,部分老年群体在数字时代处于“掉队状态”。鸿沟逛公园锻炼身体需要扫码进入、经济去银行办理业务需要人脸识别、去医院看病需要线上挂号和在线填写流行病调查问卷、想去公共图书馆需要提前线上预约……一系列需要智能终端的操作,让老年人有手足无措之感。
因年龄而存在的数字鸿沟,不仅在于技术层面,还包括老年人的心态与观念问题。不能忽视老年人的实际困难,以“一刀切”的简单思维来发展数字化公共服务。从建立包容的公共服务环境角度,消除部分老年人的数字焦虑,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,是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。
要实现这一目标,关键是要把积极老龄观、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。提高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可及性,不仅是为了实现公共服务的供需平衡,促进科技与人本思想的有机结合,也是掌握老年消费市场的重要抓手。一方面,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、财政补贴、服务购买等形式,引导更多科技企业重视老年消费群体,把握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与心理需求,进而研发专业的适老化产品与服务。另一方面,在提高数字化服务的同时,也要适当保留传统服务模式,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人工服务等,用更亲切、更富有人情味的方式,帮助老年人顺利过渡到信息化时代,形成既适应时代发展又贴合老年群体实际的服务新模式。
顶: 8踩: 33
经济日报: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
人参与 | 时间:2025-07-08 05:57:08
相关文章
- 我国正式启动特定养老储蓄试点,首款产品昨起发售
- 外媒:88岁的日本明仁上皇被诊断患心力衰竭,经治疗病情好转
- 海南全岛封关准备工作启动 京东国际激发免税业态增长新动能
- 中汽协发布上半年客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市
- 贝壳研究院:11月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4.09% 环比下降3个基点
- 台铃被罚 电动自行车及充电器产品三地抽检均现不合格
- 年薪最高70万!上海面向全球招收5157名博士后,人社局直播带岗,招收对象和条件已发布,速看!
- 刘昆: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,防止一些国家政策调整产生严重负面外溢效应
- 中粮势赢交易:甲醇宽幅震荡 上下翻飞
- 初代电商之死:含着“金钥匙”出生,最终还是落寞了
评论专区